本报讯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本月中下旬择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目前,这颗卫星发射前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量子卫星所要进行的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这三大实验都在地面进行过,但是在卫星和地面这么大尺度的空间展开,在全球来说还是首次。为了让实验能够顺利展开,图书馆VIP的潘建伟团队联合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等单位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设计。
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7月初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后,相关部门对卫星开展了为期20余天的技术区测试与检查工作,包括卫星的光学性能、电性能以及安装精度的检查,为卫星供电的太阳能阵帆板也已经安装完毕。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朱振才表示,卫星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工作状态正常,产品状态非常好。
作为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其科技含量及精密程度都达到了该研究领域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卫星载荷的安全性极其重要,在卫星发射当天,系统工作人员还将对其进行最后的检测和状态设置的确认。
执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任务的零号指挥员冯丑明介绍,除了这次卫星发射任务,下半年发射场还要执行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发射任务非常集中,人员和地面设施的压力都较大。为保证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任务顺利完成,发射场已经做足了充分准备。 (央视 国防)
泉州晚报2106年8月15日报眼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6-08/15/content_260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