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研制出我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

4月15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大校园,机器人“佳佳”(左)在接受媒体记者拍照。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点头、眨眼、抛媚眼……昨日上午,中国科大研制的我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以美丽的外表、优雅的举止、动听的语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微信朋友圈更是出现了刷屏现象。
中国科大本次公布的佳佳机器人,是该校机器人研究团队研究推出的“佳佳”第三代产品,也是中国科大“可佳”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系列,其特征在于人机交互的“特有体验”。在传统功能性体验外,中国科大首次提出并探索了机器人品格定义,以及机器人形象与其品格和功能的协调一致。
长相看上去要让大众喜欢
“主人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你不要打呼噜影响别人。”“讨厌,女孩年龄是秘密。”在中国科大机器人演示现场,机器人佳佳面对大家的调侃,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应,每一次开口都逗得现场观众开怀大笑。这种以往在电影上才能看到的人与机器人交谈场景,昨天在中国科大出现了。
“希望在镜头上看上去漂亮,看本人也要漂亮;小的场景看着漂亮,大的场景看上去也要漂亮。”中国科大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教授对佳佳机器人的外在形象要求极高。他介绍,目前佳佳的外在形象是从中国科大选出的模特中,综合做出来的。形象制作权属于西安一家公司,外在形象权属于中国科大。
机器人形象要与品格匹配
新一代佳佳与前两代有什么区别?记者了解到,佳佳机器人初步具备了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躯体动作匹配、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和云服务等功能。同时,本次中国科大还发布了机器人一个易用的操作界面,非专业人员不经专业培训即可使用该界面,方便地编辑机器人的说话、表情、动作及三者的时序控制。
陈小平介绍,“可佳”机器人团队的研究表明,人机交互体验涉及三个层面:形象、功能和品格。其中,形象是用户的第一体验,其作用之大远超以往的理解。机器人形象有仿人和卡通两大类型,要产生特有体验,都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机器人形象不仅要与其功能匹配,而且要符合机器人的品格定义。
根据中国科大给出的一个初步定义,机器人的品格由善良、勤恳和智慧“三原色”构成。陈小平举例说,一个善良的机器人,即使拥有过人的知识和能力,甚至具有“自我意识”,也不会故意危害人类。“所以,恰当的机器人品格定义是恰当的人—机器人关系的根本保障。”
将来或对某人产生“感情”
目前,佳佳机器人的形象与功能得到了测试用户的普遍认可。佳佳机器人已先后担任2016首届“全球华人机器人春晚”和“谁是棋王”某场比赛的主持人,并将于4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的“2016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首次与大众见面。
陈小平说,佳佳机器人还没有实现产品化,目前需要研究一些新问题,如表情识别、表情生成等,都要适应人的形象。“语言表情要配套,让机器人更有‘人味’。”
陈小平表示,机器人将来还会与某个人产生“特殊的感情”,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事态度,这些虽然是一种挑战,但是却完全有可能实现,而且研究的进展速度比预期快。
本报记者 刘标 合肥日报 2016年4月16日一版
http://epaper.hf365.com/hfrb/html/2016-04/16/content_190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