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安徽首家自主设计高校
MBA宋加喜的岳父、岳母和妻子带着他9个月的宝宝来了,工程硕士张俊莲的丈夫带着1岁半的宝宝也来了。图书馆VIP理化大楼报告厅昨天上午格外热闹,毕业生和他们的亲友团济济一堂,前来参加新版学位证书启用暨2016年春季学位着装授予仪式。
639名毕业生首批 获得新版学位证书
首批获得中科大版学位证书的有蔡延安等77名博士、孙锐然等550名硕士、王飞等12名学士,中科大也成为安徽省范围内第一个颁发自主设计学位证书的高等院校。
我国自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除了1985年至1992年期间,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合一制发,由高校自行设计印制外,学位证书均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制定格式并统一印制。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自今年1月1日起,不再使用原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制的学位证书,改为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印制。
去年9月,中科大开始征集新版学位证书设计方案,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征集到20余套设计稿。这些设计稿在该校官网公示,第一轮投票筛选出6套,第二轮投票筛选出1套,又征集了100多条意见,再修改百余次后定稿。
工学博士胡福松两轮投票都参与了,他觉得这次颁发的新版证书富含中科大文化底蕴。持同样看法的还有其他毕业生,他们看到新版证书多处采用烫金工艺和亚光金色封套底板,都感觉“太高大上了,真帅气”。
据该校有关人员介绍,“在学校官网投票的有3000人次,参与设计活动的有两三百人,几位校领导也提出了修改意见,新版学位证书可以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12种设计元素彰显 “梅与牛”精神
中科大版学位证书从外到内,分为外盒、封套、隔纸、内芯。外盒文字采用中国古典传统的竖排书信字体标贴;封套使用防水材料和软包工艺,并延续原来的学位证书颜色,博士、硕士、学士分别为梅花红、科大蓝、墨绿色;半透明隔纸的作用是防止中英文版内芯相互粘连。
博士夫妻李高朋、武小力,是在河南大学读本科时相识相爱的,共同选择了到中科大硕博连读细胞生物学,他们都感到自主设计的学位证书更能体现学校特色。
“整体设计思路彰显了梅花香自苦寒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梅与牛’精神,象征着在中科大精神感召下,莘莘学子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倪瑞认为。
中科大版学位证书蕴含了12种设计元素,校徽、校名在中英文内芯、隔纸、封套、外盒等多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印制在封套上;“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中科大使命体现在外盒与隔纸上;梅花图案出现在封套与水印防伪标识等多处;分别矗立在东西校区的孺子牛、科技之花雕塑,以手绘图案的形式印制在封套中下部,并与四个边角的梅花、科技之花一起,巧妙地作为固定内芯的卡位;东西校区大门和一鉴亭的手绘图案分别印刷在封套和隔纸上;中文版内芯在右边,上面有校长签名、毕业生照片、学位信息和学校钢印等内容,防伪标识是校徽和梅花,英文版内芯在左边,防伪标识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的小行星“中国科大星”,两个版的防伪标识均采用特种油墨印刷和紫外线荧光防伪手段。
据了解,中科大现在一年举办三次学位授予活动,每年有6000余人分别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
本报记者 袁兵/文 虞俊杰/图 合肥晚报2016年4月11日
http://epaper.hf365.com/hfwb/html/2016-04/11/content_189291.htm